学术会议

▌ 第三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创新论坛

2024年12月27-29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创新论坛在江苏苏州西交利物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和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学会、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岩土风险评价与防御技术委员会等单位协办。来自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0余家单位的300余名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第一届地质及岩土灾害风险分析与防御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创新论坛

2024年1月26-28日,第一届地质及岩土灾害风险分析与防御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由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岩土风险评价与防御技术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南京大学大地探测与感知研究院、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学会、香港理工大学等14家单位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地质灾害风险智能感知与评价”,来自国内外29个单位的101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地质及岩土灾害风险分析与防御的最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创新方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 第三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学术研讨会

2022年11月3~6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CSRME)和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ICGdR)联合主办的CHINA ROCK 2022第19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第16分会场“第三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学术研讨会”由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和江苏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四家单位承办,香港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十家单位协办。研讨会主题为“智慧岩土与韧性城市”,包括特邀报告4个,专题报告14个,同期举办四场培训班,包括桩基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与检测技术培训班、第七次离散元法与MatDEM技术培训班、颗粒三维形态分析软件PMA_MAT与非球颗粒离散元软件SudoDEM培训班、Massflow地表灾害动力过程数值模拟软件技术培训班。研讨会报告人分别来自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和软硬件研发公司等。大会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步举行的方式举行。

▌ 第七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研讨会(7th OSMG-2021)

2021年12月3-5日,第六届国际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独墅湖高教区召开,会场为西交利物浦国际会议中心。本届论坛由南京大学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和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十余家单位协办。论坛主题为“基础设施监测技术前沿及应用”,共设置了26场特邀报告,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加了会议。

▌ 第二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学术研讨会

2021年10月21~25日,第11届亚洲岩石力学大会在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第14分会场“第二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学术研讨会”由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南京大学联合主办。本届研讨会由南京大学、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承办,香港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协办。研讨会主题为“智能监控与风险评价”,包括特邀报告4个,专题报告10个,同期举办“离散元法与MatDEM技术培训班”。研讨会报告人分别来自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和软硬件研发公司等。大会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步举行的方式举行。

▌ 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原创性研究及核心技术青年科学家沙龙

2021年10月23日,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原创性研究及核心技术青年科学家沙龙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本次沙龙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与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承办,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协办。沙龙围绕4个核心议题开展研讨,包括引导型讲座8个,主旨报告4个,特邀报告14个。


▌ 第一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高层论坛
2021年6月6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高层论坛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启动会在苏州市独墅湖高教区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基于地质钻孔的深部岩土体多物理场光纤监测技术。会议由南京大学王勤、朱鸿鹄教授主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会秘书长杨晓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副主任于晟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汝成分别在高层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 “一带一路”岩土、能源和环境在线研讨会

首届“一带一路”岩土、能源和环境在线研讨会于2021年3月27日至5月29日在线召开。本届研讨会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学会(ISEG)、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TC305技术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联合主办,南京大学、汕头大学、欧亚国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承办。研讨会包括5场主旨报告和20场特邀报告。报告专家分别来自于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科威特、伊朗、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德国以及中国香港等“一带一路”沿线及密切交往的22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报告围绕“岩土、能源和环境”三大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多样,涉及范围广泛,赢得了参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据不完全统计,研讨会参会代表约1200人次,包括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工程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资深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及研究生,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30余国家和地区。在研讨会期间,报告专家和参会代表们通过互联网,就地质灾害防治、地下空间开发、工程监测预警、基础设施运维、环境岩土工程、海岸及近海工程、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等共同关心的研究主题开展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跨越了新冠疫情的阻隔,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彼此友谊的良好效果。

▌ 第一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学术研讨会暨China Rock 2020 第十七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

2020年10月23~26日,China Rock 2020 第十七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在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第21分会场“第一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学术研讨会”由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南京大学联合主办。本届研讨会由南京大学、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承办,香港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协办。研讨会主题为“大地感知与智慧控灾”,包括特邀报告4个,专题报告10个,同期举办“离散元法与MatDEM技术培训班”。研讨会报告人分别来自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和软硬件研发公司等。大会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步举行的方式,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地质与岩土工程监测工作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青年学生和新闻媒体记者250余人线下参会,1000多人线上参会。

▌ 第六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6th OSMG-2017)

2017年11月3-5日,第六届国际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会场在国际会议中心。本届论坛由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光电传感工程监测中心和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10家单位协办。论坛主题为“基础设施监测技术前沿及应用”,共设置了35场特邀报告,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位代表参会。

▌ 第五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5th OSMG-2014)

2014年10月12-14日,第五届国际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会场为杜厦图书馆。本届论坛主题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共设置了64场报告(包括19场特邀报告和36场口头报告),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代表参会。

▌ 第四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4th OSMG-2012)

2012年10月11-13日,第四届国际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独墅湖高教区召开,会场为西交利物浦国际会议中心 。本届论坛主题为“分布式监测技术与工程应用”,共设置了64场报告,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代表参会。

▌ 第三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3rd OSMG-2010)

2010年9月28-3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苏州工业园区等单位资助,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国际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独墅湖高教区召开,会场为西交利物浦国际会议中心。本届论坛主题为“分布式传感网技术与工程监测”,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余位代表参会。

▌ 第二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研讨会(2nd OSMG-2007)

2007年10月18-19日,由南京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召开,会场为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线型工程中的光电传感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 首届地质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专题讨论会(1st OSMG-2005)

2005年11月23-24日,由南京大学光电传感工程监测中心主办的首届地质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专题讨论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召开,会议主题为“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及相关应用”。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瑞士、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30余位代表出席。